南京与台湾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人物风采
【南京好故事】台湾萌妹做新媒体达人:向世界年轻人解码中华文化
日期: 2024-01-12 字号:[ ] 视力保护色:

“怎样挖新点子?怎样抓人眼球?怎样与年轻人共鸣?”手指拖动鼠标,光标在PPT上来回移动,“90后”台湾妹子李景怡日前坐在南京的办公室里喃喃自语,向自己发出三大“拷问”。

李景怡是江苏潮博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,也是新媒体达人。她每天的工作,是研究大陆博物馆的文物新闻热点、爆款潮物、文创商品,将它们“解码”转译为海外背景人士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文化。“看似简单,实属不易,颇费思量,影响发际线。”李景怡笑言。

“我爷爷老家在河南,奶奶老家在成都,外公老家在湖北。我在台湾的家附近,还有南京鸭血粉丝汤售卖,老人们常聊起南京。”听大陆各地故事长大,李景怡对大陆充满向往。考入台北大学后,她积极参与两岸交流活动,在上海一家旅游公司实习2个月后,就决心毕业后留在大陆发展。

从上海一名新媒体旅游小编开始,李景怡走遍了苏浙沪“包邮区”,去了贵州、重庆、西安等地,“见到”了兵马俑。“我在海岛上出生长大,当我真正站在教科书课本上出现的文化地标、历史建筑前,内心一次次受到冲击和触动,无比激动。”

为补足专业知识、洞察“Z世代”的想法和需求,她考入复旦大学进修新闻传播专业,又去“字节跳动”积累工作经验,期间接触了很多“Z世代”客群,既有线上的网友,也有线下的同事朋友。“当今年轻人非常有主见、有幽默感,认同自己的文化,责任感超强。”

通过京杭大运河研学游、西游记主题研学旅行品牌等工作积累,她陆续接到订单,帮助大陆公司运营新媒体账号,帮助大陆商场做公共空间优化和文案企划,帮助大陆生态农业园做内容推广,为英国的中国奶茶店做形象设计。“渐渐地,我变成了一个会讲故事的台湾年轻人。”

李景怡介绍,台湾大学校友会中,有个小分组叫“斜杠青年组”,大家都有自己的主业,但也想在更多领域探索有意思的事。到访大陆的第八年,李景怡决定,和“斜杠青年组”中4名在大陆发展的小伙伴联手创业。

中华博物馆“开箱”系列、博物馆文创商品出海、率亚洲客团参访两岸博物馆……公司落户南京后,李景怡拟从古都南京的深厚文脉出发,以资源丰富的文博行业作为创业切入口。在她看来,以六朝古都、“文学之都”南京为出发点,向世界年轻人讲述中华文化的故事,时机契合。

虽然写出过不少“十万加”的爆款文章,但李景怡坦言抓住流量密码很难,唯有不断去尝试、去触及、去碰撞,或遇上出其不意的收获。

“如今大陆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,经济社会不断发展,新兴事物层出不穷。”李景怡告诉中新社记者,公司起名“潮博博”带有这样的意涵:小微生活方式汇聚为“潮”,通过年轻人的“潮”视角,展现中华博物、博学、博文之美。(来源:中国新闻网)

南京与台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