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京与台湾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人物风采
【南京好故事】武道转医道 台湾咏春拳小伙大陆学中医开诊所
日期: 2023-09-11 字号:[ ] 视力保护色:

走进南京允和泰中医诊所,《黄帝内经》等整齐展列的医学典籍映入眼帘,悠悠药草香味氤氲飘散。“抬头、拉伸——”在体态训练室,诊所院长、“80后”台湾青年谢允超用口号统一患者肢体节奏。

谢允超出生于台湾音乐世家,其父亲是台湾一古典乐团的小号演奏首席。由于不愿走音乐道路,谢允超违背父母意愿,大学时报考了土木工程专业。利用大学最后一年相对悠闲的时光,从小热爱运动的谢允超拜师学艺,苦练传统武术咏春拳11个月,并且在台湾一次大学生武术比赛中夺得56公斤级冠军。

“台湾大街小巷开满了中医诊所。训练中难免跌打损伤,我成了校门口中医诊所的常客。”渐渐地,谢允超发现,人体结构与土木工程领域所提的建构具有相似性,他好奇:中医是如何调理修复人体方面失衡的?

巧合的是,谢允超父亲同事的孩子在南京中医药大学读书。本想毕业后从武,谢允超却听从友人建议,误打误撞考入南京中医药大学,学习见证中医精髓。“针灸推拿、中医基础、中医内科……这门学问博大精深,跨专业对我而言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。”

谢允超对中医知识的兴趣愈发浓厚。他在大陆参加考试,拿到了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证。在回台湾跟老中医实践3年后,他返回大陆,在南京民营医院、社区医院积累工作经验,又“回炉”南京中医药大学读了中医硕士、博士。一番历练和折腾后,他感觉自己开诊所的时机成熟了。

2019年,谢允超组建中医团队,在南京开设允和泰中医诊所,4年来接诊了数万名患者。从百岁老人、中年男女,到在校学生、新生儿,从抓药开方、针灸推拿、美式整脊,到调理损伤、产后康复、体态矫正,每天登门的患者年龄层次跨度大,需求也不一而足。

一名4岁患有面瘫的男孩曾来就诊,见到医生就嚎啕大哭。谢允超脱下白大褂,安抚家长焦虑的情绪,并和孩子聊起台湾趣事,教孩子打咏春拳,鼓励幼儿勇敢直面问题、解决问题。渐渐地,这“一大一小”在诊所里成了朋友。“孩子从刚开始惧怕就医,到后来主动走进针灸室配合治疗,我非常欣慰。”

这些年,随着业务拓展,谢允超还吸纳了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的台湾、香港学弟学妹到诊所工作,其中医团队不断发展壮大。“中医不是我的专业原点,却是我的精神支柱、事业初心。中医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瑰宝,需要我们这代人接力传承。”(来源:中新社  作者: 韩怡宁 朱晓颖)

南京与台湾